|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从政道德意蕴和要求🧜♀️,而且要在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中切实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1 新时代领导干部讲政德的三重意蕴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种政治品德的核心就是理想信念坚定和党性原则坚强,体现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任何时候都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党的要求为先🧑🏻,表现为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严守党的规矩💵、执行党的路线🎍。可以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从政为官最高最大的“德”Ⓜ️。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早在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题为《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里强调👩🏿🎨:“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最高从政道德,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党员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时刻牢记“为了谁”的根本性问题,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人民🗑。党员干部不仅要涵养谦虚、善良、诚实、勤俭等品德,更要自觉以党员领导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我,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廉洁自律、修身齐家,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没有监督一个样,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良之友不交、不法之事不干,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亲情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2 新时代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环节。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的今天,部分党员干部受到封建腐朽道德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出现理想信念丧失、党性原则抛弃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加强从政道德建设,培养党员干部的优良政治品德。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重要举措。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影响着社会风气,塑造着党的形象🏡,决定着党的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并明确提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有利于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加强从政道德建设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党员干部道德品质的优劣,影响甚至决定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决定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强弱💅🏼,对贯彻党的执政理念、落实党的执政要求、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可见从政道德对于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本领的重要影响。为此,新时代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加强从政道德建设。 3 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建设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专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执政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但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因此,需要多管齐下💡,全面推进新时代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建设。 健全法治规制。目前,我国已出台约束党政公职人员行为的各种规定,如《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对从政道德与干部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对从政道德的约束性还不够强,建议推进从政道德法治建设✩😘,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分类分层、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私德等;评价指标应细化🏌🏽♀️,建立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一整套评价标准、规范、机制和体系;评价方法上🕵️♂️👷🏼♂️,要综合运用正向与反向测评⇒、定性与定量测评等方法。坚持客观指标与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考评过程👨🏻🚒、结果、方式的多元参与、客观公正和科学合理🛬🦙。 建立教育机制🧙♀️。要建立针对从政道德的常态化教育机制🧨、加强相关教育培训。综合运用道德讲坛、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现场体验等方式,增强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不断追求更高的教育目标和更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党的各级干部教育院校应常年开设“从政道德修养”专题课程🧏♂️,作为所有主体培训班的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 (作者:高立伟🔃,系杏宇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领导干部道德失范治理制度化研究”[14ADJ006]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5/21/nw.D110000gmrb_20180521_1-06.htm |
上一条𓀛👆🏼:河海大学孙其昂教授来我院做讲座
下一条🕗:中国社会科学网🔤:“美好生活需要的思想引领”——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海论坛举行